企业等级: | 普通会员 |
经营模式: | 生产加工 |
所在地区: | 浙江 杭州 杭州市 |
联系卖家: | 胡小云 先生 |
手机号码: | 15968123533 |
公司官网: | hzycgy.tz1288.com |
公司地址: | 杭州市余杭区崇贤街道运通网城3-402室 |
HDPE双壁波纹管
2.1.88 深度处理 advanced treatment
进一步去除二级处理出水中污染物的净化过程。
2.1.89 再生水 renovated water ,reclaimed water
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满足某种使用要求的水。
2.1.90 膜过滤 membrane filtration
在污水深度处理中,通过渗透膜过滤去除污染物的技术。
2.1.91 颗粒活性炭吸附池 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 adsorption tank
池内介质为单一颗粒活性炭的吸附池。
2.1.92 紫外线 ultraviolet (UV)
紫外线是电磁波的一部分,污水消毒用的紫外线波长为 200~310nm(主要
为 254nm)的波谱区。
2.1.93 紫外线剂量 ultraviolet dose
照射到生物体上的紫外线量( 即紫外线生物验定剂量或紫外线有效剂
量),由生物验定测试得到。
2.1.94 污泥处理 sludge treatment
对污泥进行浓缩、调理、脱水、稳定、干化或焚烧等的加工过程。
2.1.95 污泥处置 sludge dispSosal
对污泥的终消纳方式。一般将污泥制作农肥、制作建筑材料、填埋或
投弃等。
2.1.96 污泥浓缩 sludge thickening
采用重力、气浮或机械的方法降低污泥含水率,减少污泥体积的方法。
2.1.97 污泥脱水 sludge dewatering
浓缩污泥进一步去除大量水分的过程,普遍采用机械的方式。
2.1.98 污泥干化 sludge drying
通过渗滤或蒸发等作用,从浓缩污泥中去除大部分水分的过程。
2.1.99 污泥消化 sludge digestion
通过厌氧或好氧的方法,使污泥中的有机物进行生物降解和稳定的过程。
2.1.100 厌氧消化 anaerobic digestion
11
在无氧条件下,厌氧微生物使污泥中的有机物进行生物降解和稳定的过
程。
HDPE双壁波纹管
2.1.79 旋转布水器 rotating distributor
由若干条布水管组成的旋转布水装置。它利用从布水管孔口喷出的水流
所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布水管绕旋转轴旋转,达到均匀布水的目的。
2.1.80 石料滤料 rock filtering media
用以提供微生物生长的载体并起悬浮物过滤作用的粒状材料,有碎石、
卵石、炉渣、陶粒等。
2.1.81 塑料填料 pastic media
用以提供微生物生长的载体,有硬性、软性和半软性填料。
2.1.82 污水自然处理 natural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利用自然生物作用的污水处理方法。
2.1.83 土地处理 land treatment
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组成的生态污水处理方法,并通过该系统的营养物
质和水分的循环利用,使植物生长繁殖,并不断被利用,实现污水的资源化、
无害化和稳定化。
2.1.84 稳定塘 stabilization pond
经过人工适当修整,设围堤和防渗层的污水池塘,通过水生生态系统的
物理和生物作用对污水进行自然处理。
2.1.85 灌溉田 sewage farming
一种利用土地对污水进行自然生物处理的方法,一方面利用污水培育植
物,另一方面利用土壤和植物净化污水。
2.1.86 人工湿地 artifical wetland ,ctructed wetland
用人工筑成水池或沟槽,底面铺设防渗漏隔水层,填充一定深度的土壤
或填料层,种植芦苇一类的维管束植物或根系发达的水生植物,污水由湿地
的一端通过布水管渠进入,以推流方式与布满生物膜的介质表面和溶解氧进
行充分的植物根区接触而获得净化。人工湿地分为表面径流人工湿地和人工
潜流湿地。
2.1.87 污水再生利用 wastewater reuse
污水回收、再生和利用的统称,包括污水净化再用、实现水循环的全过程。
HDPE双壁波纹管
雨水量
3.2.1 雨水设计流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Qs=qΨF (3.2.1)
18
式中:Qs-雨水设计流量(L/s);
q-设计暴雨强度[L/(s·hm2
)];
Ψ-径流系数;
F-汇水面积(hm2
)。
注:当有允许排入雨水管道的生产废水排入雨水管道时,应将其水量计算在内。
3.2.2 径流系数,可按本规范表 3.2.2-1 的规定取值,汇水面积的平均径流
系数按地面种类加权平均计算;综合径流系数,可按本规范表 3.2.2-2 的规定
取值。
表 3.2.2-1 径 流 系 数
地面种类 Ψ
各种屋面、混凝土或沥青路面 0.85~0.95
大块石铺砌路面或沥青表面处理的碎石路面 0.55~0.65
级配碎石路面 0.40~0.50
干砌砖石或碎石路面 0.35~0.40
非铺砌土路面 0.25~0.35
公园或绿地 0.10~0.20
表 3.2.2-2 综合径流系数
区域情况 Ψ
城市建筑密集区 0.60~0.85
城市建筑较密集区 0.45~0.6
城市建筑稀疏区 0.20~0.45
3.2.3 设计暴雨强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n bt
PCA
q )+(
)lg+1(167 = 1 (3.2.3)
式中:q-设计暴雨强度[L/(s·hm2
)];
t-降雨历时(min);
P-设计重现期(a);
A1、C、n、b-参数,根据统计方法进行计算确定。
在具有十年以上自动雨量记录的地区,设计暴雨强度公式,可按本规范
附录 A 的有关规定编制。
19
3.2.4 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应根据汇水地区性质、地形特点和气候特征
等因素确定。同一排水系统可采用同一重现期或不同重现期。重现期一般采
用 0.5~3a,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即能引起较严重后果的地区,一
般采用 3~5a,并应与道路设计协调。特别重要地区和次要地区可酌情增减。
3.2.5 雨水管渠的降雨历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t =t1 + mt2 (3.2.5)
式中:t-降雨历时(min);
t1-地面集水时间(min),视距离长短、地形坡度和地面铺盖情况而
定,一般采用 5~15 min;
m-折减系数,暗管折减系数 m=2,明渠折减系数 m=1.2,在陡坡地
区,暗管折减系数 m=1.2~2;
t2-管渠内雨水流行时间(min)。
3.2.6 当雨水径流量增大,排水管渠的输送能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可设雨
水调蓄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