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等级: | 普通会员 |
经营模式: | 生产加工 |
所在地区: | 浙江 杭州 杭州市 |
联系卖家: | 胡小云 先生 |
手机号码: | 15968123533 |
公司官网: | hzycgy.tz1288.com |
公司地址: | 杭州市余杭区崇贤街道运通网城3-402室 |
HDPE双壁波纹管
立体交叉道路排水
4.10.1 立体交叉道路排水应排除汇水区域的地面径流水和影响道路功
能的地下水,其形式应根据当地规划、现场水文地质条件、立交型式等工程
特点确定。
4.10.2 立体交叉道路排水的地面径流量计算,宜符合下列规定:
1 设计重现期不小于 3a,重要区域标准可适当提高,同一立体交叉工程
的不同部位可采用不同的重现期;
2 地面集水时间宜为 5~10min;
3 径流系数宜为 0.8~1.0;
4 汇水面积应合理确定,宜采用高水高排、低水低排互不连通的系统,
并应有防止高水进入低水系统的可靠措施。
4.10.3 立体交叉地道排水应设独立的排水系统,其出水口必须可靠。
4.10.4 当立体交叉地道工程的嘴低点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应采取排水
或控制地下水的措施。
4.10.5 高架道路雨水口的间距宜为 20~30m。每个雨水口单独用立管引
至地面排水系统。雨水口的入口应设置格网
HDPE双壁波纹管
HDPE双壁波纹管
管 道
4.3.1 不同直径的管道在检查井内的连接,宜采用管顶平接或水面平接。
4.3.2 管道转弯和交接处,其水流转角不应小于 90°。
注:当管径小于等于 300mm,跌水水头大于 0.3 m 时,可不受此限制。
4.3.3 管道基础应根据管道材质、接口形式和地质条件确定,可采用混
凝土基础、砂石垫层基础或土弧基础,对地基松软或不均匀沉降地段,管道
基础应采取加固措施。
4.3.4 管道接口应根据管道材质和地质条件确定,可采用刚性接口或柔
性接口,不锈钢波纹管,污水及合流管道宜选用柔性接口。当管道穿过粉砂、细砂层并在嘴
高地下水位以下,双壁波纹管,或在设防烈度为 8 度设防区时,常州波纹管,应采用柔性接口。
4.3.5 设计排水管道时,应防止在压力流情况下使接户管发生倒灌。
4.3.6 污水管道和合流管道应根据需要设通风设施。
4.3.7 管顶嘴小覆土深度,应根据管材强度、外部荷载、土壤冰冻深度
和土壤性质等条件,结合当地埋管经验确定。管顶嘴小覆土深度宜为:人行
道下 0.6m,车行道下 0.7m。
4.3.8 一般情况下,排水管道宜埋设在冰冻线以下。当该地区或条件相
似地区有浅埋经验或采取相应措施时,也可埋设在冰冻线以上,其浅埋数值
应根据该地区经验确定。
4.3.9 道路红线宽度超过 50m 的城市干道,宜在道路两侧布置排水管道。
4.3.10 设计压力管道时,应考虑水锤的影响。在管道的高点以及每隔一
定距离处,应设排气装置;在管道的低点以及每隔一定距离处,应设排空装
置。
4.3.11 承插式压力管道应根据管径、流速、转弯角度、试压标准和接口
的摩擦力等因素,通过计算确定是否在垂直或水平方向转弯处设置支墩。
4.3.12 压力管接入自流管渠时,应有消能设施。
4.3.13 管道的施工方法,应根据管道所处土层性质、管径、地下水位、
26
附近地下和地上建筑物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采用开槽、顶管或盾
构施工等。
HDPE双壁波纹管
检查井
4.4.1 检查井的位置,应设在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
跌水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处。
4.4.2 检查井在直线管段的嘴大间距应根据疏通方法等具体情况确定,
一般宜按本规范表 4.4.2 的规定取值。
表 4.4.2 检查井嘴大间距
管径或暗渠净高 嘴大间距(m)
(mm) 污水管道 雨水(合流)管道
200~400 40 50
500~700 60 70
800~1000 80 90
1100~1500 100 120
1600~2000 120 120
4.4.3 检查井各部尺寸,波纹管厂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井口、井筒和井室的尺寸应便于养护和检修,爬梯和脚窝的尺寸、位
置应便于检修和上下安全;
2 检修室高度在管道埋深许可时一般为 1.8m,污水检查井由流槽顶起算,
雨水(合流)检查井由管底起算。
4.4.4 检查井井底宜设流槽。污水检查井流槽顶可与 0.85 倍大管管径处
相平,雨水(合流)检查井流槽顶可与 0.5 倍大管管径处相平。流槽顶部宽度
宜满足检修要求。
4.4.5 在管道转弯处,检查井内流槽中心线的弯曲半径应按转角大小和
管径大小确定,但不宜小于大管管径。
4.4.6 位于车行道的检查井,应采用具有足够承载力和稳定性良好的井
盖与井座。
4.4.7 检查井宜采用具有防盗功能的井盖。位于路面上的井盖,宜与路
27
面持平;位于绿化带内井盖,不应低于地面。
4.4.8 在污水干管每隔适当距离的检查井内,需要时可设置闸槽。
4.4.9 接入检查井的支管(接户管或连接管)管径大于 300mm 时,支管
数不宜超过 3 条。
4.4.10 检查井与管渠接口处,应采取防止不均匀沉降的措施。
4.4.11 在排水管道每隔适当距离的检查井内和泵站前一检查井内,宜设
置沉泥槽,深度宜为 0.3~0.5m。
4.4.12 在压力管道上应设置压力检查井。